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助力旅游收入增长
北京,2023年9月6日 —— 来自中国日报的新闻报道:

中国西北的甘肃省将在9月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向世界展示其“金名片”。
第六届博览会将于周三和周四在敦煌市举行,有助于建立该省的新形象。本届博览会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和成功举办,敦煌博览会在成为推广丝绸之路辉煌文化和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中国品牌”国际活动的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成就。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营造博览会氛围的宣传工作,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活动。如何将优势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推进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兴盛,是甘肃的首要目标。今年头8个月,该省重点实施了568个文化旅游项目,相关投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合13.7亿美元)。
作为传承文化、带动旅游的典范,敦煌对中华文化和全省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敦煌所在的酒泉市坚定不移地推进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重点打造文化旅游经济圈。
作为该省文化旅游领先城市,酒泉市近年来推进了包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观项目和敦煌书院在内的14个项目的完成和运营。它还启动了包括明沙山月牙泉景区改造在内的延期项目的建设。
今年5月至8月旅游旺季,中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向敦煌,参观莫高窟、阳关等景点,以及明沙山月牙泉景区。上半年,酒泉接待游客16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6.8亿元。
以文化旅游为主要产业、以项目为抓手,酒泉与甘肃14个市州形成了发展共识。
与此同时,临夏回族自治州将脱贫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投资17.8亿元,精心打造了贯穿吉石山、临夏、河州、康乐4县的太子山286公里旅游长廊,7年时间建成,成为游客休闲游的热门路线。
“我们利用完成太子山旅游长廊建设,举办今年的中国花儿会等活动,显著增加了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临夏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马德祥说。
甘肃被称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自然奇观博物馆、民族风情大花园和优质创新旅游目的地。例如,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最近推出热气球活动,40名飞行员在3天内进行了6场表演,为景区增加了新的吸引力。
许多甘肃文化旅游景点的运营商认为,过于注重观光的传统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
因此,依托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沉浸式表演正在甘肃文化旅游领域广泛引入。
酒泉市精心培育了4场演出,已进行了1000多场演出。白天参观莫高窟,晚上欣赏演出已成为文化旅游的典范。
张掖一家文化旅游公司最近在绿水湾度假村美丽静谧的水域推出了歌舞、非遗等沉浸式主题表演,运用歌剧、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殊的音频视觉效果。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与其他地区和组织合作,帮助当地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来源 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