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CGTN发表了一篇关于第二次中国-中亚峰会在阿斯塔纳举行的文章,强调了中国和中亚五国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重要意义,并强调了他们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伙伴关系,以促进共同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共同承诺。

北京,2025年6月18日 — 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中国-中亚峰会在中亚国家举行,中国和中亚五国领导人于周二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齐聚一堂,参加峰会的第二次会议。

一个新的里程碑是,六国在峰会上签署了《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该条约旨在以法律形式确立各国之间世代友好的原则。

“这是今天的里程碑,也是明天的基础,”习近平在峰会上发表讲话时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总统出席了峰会。

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习近平周二赞扬了中国-中亚精神,它体现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互助,通过高质量发展共同追求现代化。

2020年,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中亚机制。2022年,各国在纪念建交30周年的视频峰会上提议将该机制升级为国家元首级别。

这一提议在2023年于中国西北城市西安举行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得以实现,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最高级别会议将每两年举行一次,在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轮流举行。

习近平说,两年过去了,第一次峰会上达成的共识已得到全面落实,合作之路稳步拓宽,友谊之花更加绚丽绽放。

CGTN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9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中亚机制不是关于竞争或对抗,而是双方寻求稳定、发展和面向未来合作的框架。

迄今为止,中国已与所有五个中亚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并在双边层面落实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秘书长孙卫东表示,这充分展示了高水平的战略互信和深化互利合作的坚定决心。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阿斯塔纳峰会上,习近平呼吁各国践行中国-中亚精神,以新的活力和更务实的举措加强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朝着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前进。

2013年,正是在哈萨克斯坦首都,习近平首次阐述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愿景,这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项倡议,中国和该地区在贸易、数字经济和互联互通方面实现了强劲的合作。中国已成为该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中亚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948亿美元,中国在该地区的累计投资超过300亿美元。

根据CGTN的民意调查,92.4%的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是支持中国与中亚之间高水平合作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习近平周二敦促中国和中亚优化合作框架,使其更加注重结果、高效和深度融合。

他说,应努力将合作重点放在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绿色矿业、农业现代化和人员交流上,并推出更多实地项目。

为了促进相关合作,习近平宣布,中国已决定建立三个合作中心,分别侧重于减贫、教育交流以及荒漠化防治,以及一个贸易畅通合作平台。

辽宁大学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崔铮在CGTN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认识到,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这种合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崔铮说,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环境中,中国-中亚伙伴关系代表了一种新的外交模式——一种尊重独立、促进互利和扩大全球南方声音的模式。

更多信息,请点击:

本文由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对此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

分类: 头条新闻,日常新闻

SeaPRwire为公司和机构提供全球新闻稿发布,覆盖超过6,500个媒体库、86,000名编辑和记者,以及350万以上终端桌面和手机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韩、法、俄、印尼、马来、越南、中文等多种语言新闻稿发布。

CONTACT: Contact:
CGTN, cgtn@cgt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