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北京,2025年3月02日 — CGTN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如何通过有针对性的刺激措施和高层政策框架为2025年的经济增长做好准备。

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经济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第四季度强劲的GDP表现等多项数据表明,2025年开局良好。

这种势头一直延续到中国新年,是由一系列旨在应对中国经济结构性挑战并为经济增长创造新引擎的刺激措施和顶级政策设计所推动的。

然而,它是在日益加剧的逆风中展开的,因为不断变化的全球格局加剧了中国经济稳定的压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随着外部环境变化的负面影响加剧,中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困难和挑战。

同时,文章发表在《求是》杂志上,文章指出,中国经济拥有稳定的基础、雄厚的实力、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长期增长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驾驭这些双重现实——平衡外部风险与国内机遇——是中国2025战略的核心,特别是今年不仅标志着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的 завершение——该战略蓝图指导了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技术创新和促进可持续经济改革的努力——而且还为第十五个五年规划(2026-2030)的启动奠定了基础,该规划将在不断演变的全球和国内挑战中塑造中国下一个发展阶段。

协调市场效率与积极治理
习近平在文章中强调,必须协调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政府必须在必要时果断行动,同时也要知道何时避免干预。

中国最近的政策举措体现了这一重点。今年1月,中国最高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发布了关于建设统一全国市场的指导意见,旨在鼓励各地和政府部门加快融入统一全国市场,积极支持其发展。

预计该指导意见将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为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并增强竞争优势。

这种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学家之间日益增长的共识相一致,即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决于促进创新和生产力,而不是短期修复——统一市场倡议对系统效率的关注体现了这种转变。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专业人士、全球化智库非常驻研究员Matteo Giovannini在CGTN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放松对关键行业的管制,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吸引外商投资高科技和绿色能源领域,将有助于推动这一转型。”

“恢复私营企业的信心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企业是创造就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活力的关键引擎。”

“有韧性和适应性”
习近平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还谈到了其他要点,包括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经济顺畅循环,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去年12月举行的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概述的主要任务。

除了推动中国经济的显着反弹外,这些任务也为其2025年的发展轨迹奠定了积极的基础。专家们指出了中国经济中根深蒂固的适应性和韧性,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表达了乐观情绪。

德国黑森州联邦州欧洲和国际事务部前负责人Michael Borchmann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当前挑战的情况下,像中国这样已经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经济体,能够维持达到目标的年度GDP增长率是罕见的。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23年增长5%,达到134.9万亿元人民币(18.77万亿美元)。

他说:“这不仅表明中国经济极具韧性和适应性,也反映了国内需求的稳步扩大和产业转型的成果。”

本文由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对此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

分类: 头条新闻,日常新闻

SeaPRwire为公司和机构提供全球新闻稿发布,覆盖超过6,500个媒体库、86,000名编辑和记者,以及350万以上终端桌面和手机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韩、法、俄、印尼、马来、越南、中文等多种语言新闻稿发布。

CONTACT: Contact:
cgtn@cgtn.com